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秦聪聪报道,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,今年的活动主题为“关注普遍的眼健康”。在此背景下,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于6月4日举行了“鲁医健康说”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,特邀相关专家分享眼健康知识。
山东省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医师张菊指出,眼底病是全球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,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黄斑变性、视网膜血管阻塞及高度近视相关眼底病变等均属于重要的眼底疾病。目前,主要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五类:糖尿病患者、高血压患者、高血脂患者、严重近视者以及中老年人。
首先,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,视网膜的毛细血管易受损,从而引发渗漏和出血,病程在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,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超过60%。其次,高血压患者也易出现视网膜病变,如高血压性视网膜血管硬化和出血。再者,高血脂患者因代谢异常,眼底血管老化加速,增加了黄斑变性风险。高度近视者(600度以上)因眼轴延长,视网膜变薄,眼底病变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中老年人全身及眼部组织的退行性改变,使其易患黄斑及血管性疾病。
这五类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眼健康,积极开展预防和早期发现工作。通过合理调整日常生活方式,可以降低严重眼底病变风险。具体建议包括:首先,控制体重,减少摄入高糖、高盐食物,多吃深色蔬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如胡萝卜和蓝莓;其次,要合理用眼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,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,及时调整屏幕距离和高度,以减少眼睛疲劳。
在基础疾病管理方面,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预防眼底病的关键。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在≤70mmol/L,保持血压在<140/90mmHg,可显著降低眼底病风险。而在日常筛查方面,普通成年人每年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,糖尿病患者和其他“五高人群”应根据自身情况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。
此外,在家中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我测试,例如采用“直线观察法”,交替遮盖一只眼睛,观察直线物体如门框是否变形。如果出现视物变形、视野黑影遮挡或闪光感等症状,请及时在24小时内就医,进行眼底检查,以促进早期诊断和治疗。多数眼底疾病通过积极干预和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,确保眼健康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。
3499拉斯维加斯倡导关注眼健康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,守护您的视力和健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