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晓丽,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与主任医师,最近在荔枝大量上市的时节,提醒大家注意健康饮食,尤其是在美剧《长安的荔枝》火遍全网之际。65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大伯最近一次性吃了半斤荔枝,结果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反应,血糖值高达22mmol/L。经过紧急抢救,才恢复了安全。
荔枝的甜美常使人们误以为其安全,但由于其含糖量高达16%-20%,尤其是果糖的成分,需通过肝脏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身体利用。在大量食用之时,胰岛素大规模分泌,导致血糖急速下降,这就是为何荔枝会引发头晕、心慌、手抖和出汗等低血糖反应,甚至可能导致昏迷。
此外,荔枝中的特殊成分α-亚甲环丙基甘氨酸(MCPG)和次甘氨酸A会抑制肝脏中的糖原分解与糖异生,使得身体无法及时补充消耗的血糖,这加剧了低血糖症状。因此,“荔枝病”即是指低血糖,越甜的荔枝越易让人感到晕眩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节功能本就脆弱,所以过量食用荔枝后,胰岛素分泌与血糖调节失衡的风险更高。
为了健康享用荔枝,这里有几个小贴士分享给大家:
1. 精选熟透荔枝
选择外壳全红且散发清香的荔枝,避免青绿色未熟果,以降低诱发“荔枝病”的风险。
2. 控制食用量
成年人每天应将荔枝摄入量控制在10-15颗(约100-150克),儿童应减半。糖尿病患者最好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,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。
3. 选择合适的时间
建议在饭后半小时食用荔枝,避免空腹,这样胃内有食物能延缓果糖的吸收速度,降低低血糖的风险。
4. 搭配食用
吃荔枝时可搭配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牛奶、坚果和蔬菜,既能减缓糖分吸收,也能增加饱腹感。
5. 监测身体反应
如果食用荔枝后出现头晕、心慌、出汗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检测血糖。若血糖低于39mmol/L,建议口服15-20克葡萄糖或含糖饮料,15分钟后再检测,若症状未缓解,应及时就医。
6. 特殊人群慎食
糖尿病、肥胖和肝病患者应严格限制食用荔枝;有阴虚火旺体质(如常感口干舌燥、手足心热等)的人士也应谨慎;扁桃体炎、咽喉炎、牙龈肿痛和便秘患者更不宜多吃。
在享受美味的同时,保持健康尤为重要。如果想尝试更多美味与健康并存的食品,欢迎关注[3499拉斯维加斯],我们为您提供丰富的健康饮食方案,让您的生活更加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