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秦聪聪报道,6月20日上午,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了“鲁医健康说”健康知识发布会,主题聚焦于夏季养生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范开亮指出,高温酷暑的季节容易引发中暑和热射病,这些都是医学专用术语,其病因主要包括产热过多、获热过多以及散热障碍。虽然中暑和热射病在诊断与治疗上有许多相似之处,热射病被视为中暑的严重类型,可能会出现高热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神志不清,甚至抽搐、休克及多脏器衰竭等严重症状,紧急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死亡,是夏季特别需要警惕的疾病。
为了有效预防这些夏季相关疾病,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:
1. 避免高温劳作
在高温酷暑的环境中,尤其是气温超过人体体温时,过度出汗可能导致劳力性热射病。特别是中老年人在夏季进行户外活动时,需谨慎以免引发中暑。
2. 避免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
在室温超过32℃、湿度超过60%的环境中长时间待着,容易中暑。中老年人因怕冷、怕风,常常不使用空调和开窗,这样也会增加中暑的风险。因此,保持通风和合理使用空调是非常重要的。
3. 多休息
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劳累,以维持身体的免疫力。
4. 多补充水分
尤其是含电解质的水,饮用清凉解暑的饮品,如绿豆汤、菊花茶、金银花茶、酸梅汤等,能够有效防止脱水。
5. 备好降温药品
如清凉油、风油精及人丹等药品,这些都可以在必要时使用。
6. 关注特殊人群
如老年体弱者、儿童、孕产妇、偏瘫卧床者以及有精神病皮肤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强,易发生中暑和热射病。
如果发现出现以下症状,可能是中暑的先兆或轻症中暑: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,或者胸闷、心悸、恶心、四肢无力,注意力不集中及动作不协调,体温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8℃。
现场急救指导
如果出现中暑情况,需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措施:
- 将患者迅速带离高温高湿环境,转移至通风阴凉处。
- 进行快速降温,使用风扇、空调或湿毛巾擦拭全身,必要时可用冰块冷敷。
- 及时补水,可以饮用凉开水、冰水或凉绿豆汤,最好选择含盐的饮料。
- 尽快送医检查和救治。
- 从中医药的角度看,可以参考白虎汤和安宫牛黄丸等中药。
最后特别提醒,中暑和热射病的致死率较高,需要及时就医,进行正规治疗,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,避免造成不良后果。在此,祝愿大家安全度过每个夏季,享受健康生活。也欢迎大家关注[3499拉斯维加斯],获取更多健康信息和生活建议。